倒數 4 天, 精彩講座於 4/1(五)中午12:00 準時開放報名!
我們將取前200位報名的同學送限量價值3000元的課程 ! 憑書免費入場 !
課程 : 《獲利暴衝術》
課程大綱:
一、如何做到獲利增加 100% 同時風險降低 60%
二、簡單三步驟,選擇權買方獲利翻倍計畫
三、掌握關鍵技巧,輕鬆用選擇權賣方收租
四、精選進階課程介紹
感謝大家的支持,過去的講座獲得到極大的好評,想參加的朋友不可錯過哦 !
報名網址同步在 部落格、 LINE@、選擇權搖錢樹app同步發送
LINE@ : @optree
報名網址 : http://goo.gl/iTd635
*** 23:06
大家早安,台股已經好幾天在雙盤整區 亂跑,目前觀察重點是 3/15 的長黑低點有沒有被跌破。 這是這一區的底部支撐。
跌破的話很有機會帶著二十日均線下彎,如此一來走勢就比較不妙了。上週五外資第一次賣超 端看外資是否連續賣超 或者只是暫時調節。
保持開放心胸 。
籌碼方面,要留意的是 PUT最大未平倉量從 8500 下移到 8300 ,自營部目前多了 一萬四千多口的BP避險單,外資BP部位比BC多了 50% ,這些都是預防走勢回檔的布局。所以雖然長線看多 但最好有避險單。
陸資真可怕,買下你的地標、買下你的企業,成為你的老闆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大陸資金開拓海外市場,除來港買商廈買地皮之外,還買公司買股權及買殼注資。自2008年招商銀行(3968-HK)收購了永隆銀行後,大陸公司來港「掃貨」潮流一發不止,並涉及各行各業。分析認為,併購是陸資加快全球化部署、快速獲取高端技術、品牌、人才及海外市場的捷徑,大批跨國型中企將湧現。
香港《文匯報》報導,自招行收購永隆後,踏入2010年,大陸資金來港尋寶的行動愈趨積極。近年包括了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外,連旅遊及傳媒也涉獵,保守估計來港投資的大陸資金,7年來高逾316億元。有關數字還未計入來港「買殼」的逾百億元投資,以及南來本港買入股票等過千億元的資金。
在陸資來港買公司的購物籃裡,金融業最大手筆。先是2008年招商銀行收購永隆銀行,2010年初海通證券(6837-HK)收購大福證券;2013年越秀收購老字號創興銀行;2014年西南證券收購敦沛,2015年光大證券購老牌華資行新鴻基金融。
事實上,還有很多有關金融業的潛在投資難以統計,例如中州證券(1375-HK)曾表示,打算收購香港本地持牌券商,並利用香港作為平台邁向國際。連經營新能源的君陽太陽能(0397-HK),也涉足本港證券業,投資成立君陽證券。
除金融業外,旅行社也紛紛獲納入陸資旗下。如港人熟悉的康泰、永安等旅行社,分別獲大陸海航集團及攜程旅行網收購。內房股花樣年(1777-HK)分拆出的物業管理公司彩生活(1778-HK),去年亦收購了星晨旅遊。
市場消息指,新華旅遊亦正考慮賣盤,新買家正是早年已購入康泰旅行社的大陸海航集團。若連新華旅遊亦出售,香港大型旅行社中,只剩下美麗華旅遊及東瀛遊(6882-HK)仍屬港資公司。
此外,去年最矚目的當算是阿里巴巴以20.6億元,購入逾百年歷史的《南華早報》。之前還有上海文廣集團董事長黎瑞剛間接入股無線電視,大陸商人司榮彬收購亞洲電視逾半股權。青島國企西海岸控股(國際)亦計劃收購擁有《明報周刊》的萬華媒體(0426-HK)約73.01%股權。
中大會計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認為,大陸企業資金充裕,香港企業又有優良的管理經驗,因此中資收購港資企業,協助自己「走出去」面向國際,將會是大勢所趨。他預測,10年後陸資企業在港參與度將超過本地華資,成為香港經濟的最重要參與者。
另外,南來香港買股的資金也不可小覷,部分透過「自己渠道」來港的大陸資金無法統計,但單計「港股通」餘額,目前只剩1209億元人民幣,反映總額度為2500億元人民幣的港股通,已有1291億元人民幣在港持貨。
除了直接來港買資產外,近年很多國企、民企來港借殼上市,有一些可能是純粹買殼炒作,但也有一些真的注入大量資產,成為股民愛股。而陸資來港買殼後,注入資產或投入資金後令價值提升幾倍到幾十倍,令港股市值大幅膨脹。
近一兩年來,大陸企業藉著中央推行改革重組的契機,蜂擁來港買殼。令香港「殼價」炒翻天,2015年上半年大牛市時,主板的殼價曾一度炒高至6億元。有市場人士指,即使現在市況回調,買殼交易趨緩,主板殼價仍值5.5億至5.8億元,創業板殼價也值3.4億元。以近數年約數十家公司成功借殼,涉及金額保守估計也超過百億元。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表示,以近數年數十家公司成功借殼,以平均一間花費約4億元計,幾年下來,涉及的買殼金額保守估計也超過百億元。
他指出,雖然部分「殼股」變「妖股」,但在芸芸「賣殼概念股」的炒作中,部分卻注入了實質業務,令有關股份能「浴火重生」,成為實力公司。他續指,由於大陸資產透過買殼入主並注入新資產,不少資產更被歸入香港公司範圍,為香港商界注入新活力。
在芸芸入股或買殼資金中,「雙馬」(阿里馬雲及騰訊(0700-HK)馬化騰)更由大陸併購、海外併購,鬥到來香港併購。其中,馬雲至今就入主了至少5間香港上市公司,馬化騰更投資了至少7間本港上市公司。
阿里巴巴主席馬雲自2014年開始於香港佈局,至今已將5間上市公司納入麾下,包括聯手雲峰基金以13.3億元入主中信21,並將公司改名為阿里健康(0241-HK)。同年阿里巴巴再出資62.4億元收購文化中國傳播,並更名為阿里影業(1060-HK),自此,上述兩股均成為了本港股民的「愛股」。
2015年馬雲又以雲峰基金名義,投入26.9億元收購本港金融公司瑞東集團(0376-HK)控制性股權。馬雲在成為瑞東的大股東同時,亦順帶持有了前身為21世紀的歡喜傳媒(1003-HK)股份。至去年年末,阿里巴巴又以20.6億元收購《南華早報》。
阿里勁敵騰訊其實比阿里更早佈局香港。自2011年至今,騰訊共完成對本港至少7家上市公司的投資,行業橫跨軟件、貿易、博彩、金融等,但股權方面無一不是「淺嘗輒止」。於2011年7月6日,騰訊以作價8.92億元收購金山軟件(3888-HK)15.68%的股權投資,成為其「開山之作」。
而騰訊最轟動的是在2014年初,以15億元入股華南城(1668-HK)新股,佔其擴大已發行股本約9.9%,成為策略性股東。同年10月,騰訊再斥資約6.72億元收購新股華彩控股(1371-HK)9.9%的股權。騰訊及恒大(3333-HK)去年「前後腳」入股馬斯葛(0136-HK),料成兩大股東,共涉資約7.4億元。
統計顯示,陸資併購交易量在2015年,對內併購總交易額上升81%至6133億美元,對外併購總額也升46%至1265億美元,兩者合共高達7398億美元,位居亞洲首位。金融業及工業繼續主導中國對內併購市場,其次是資訊科技業,其總交易額飆升257%。撰寫報告的S&P資本指出,大陸投資者一向青睞擁有雄厚品牌資產及全球業務的企業,故除了香港收購優質資產外,陸資近年也致力「走出去」。
去年便有近半的陸資對外併購交易額,發生在歐洲、中東及非洲,其中以金融業及非必需消費品業為主。不過,資訊科技業及能源業的併購活動升勢強勁,總交易額分別增加127%及140%。
至於對內併購方面,金融業及工業繼續主導陸資對內併購市場,而且皆錄得按年升幅,其次是資訊科技業,其總交易額飆升257%,升幅最大的是電訊服務業,幅度達315%。在對內併購的各個項目中,只有能源一項錄得跌幅。
除了直接併購外,大陸近年也大舉透過私募基金,投資到各個領域,但由於很多資產為非上市,所以金額實難以估計。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08:42
準備操作
***08:48
判斷今天可能盤整盤,小心追高殺低。
***09:11
修正假設,目前空方盤。短線做空。
忙先
***09:16
短線
空 8710 ,8664 減碼 。
***09:26
這跟紅K掃到停利價
第二筆減碼 8681 , 短線空手。
今天採取減碼方式 。
***09:45
有種行情會拉的預感
***09:47
幹 .............
***09:52
幹 * 2
***09:53
今天短線只做空 後面那段沒參與。
又是雙巴盤的一天
散戶都快被玩死了
***09:58
期貨 選擇權市場是個零和遊戲
主力想辦法把散戶口袋裡的錢拿進自己的口袋
希望大家沒有中槍
***10:01
可以下班了 估計行情 85%機率結束,剩下慢盤。
主力目的達成 賺到空單的錢,他可以下班了。
於 10:01 分 該停損的空單都出籠
***10:53
進入休息區
***13:26
今天繼續盤整 辛苦各位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