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Ld_YEXCYQ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Ld_YEXCYQA
好聽的歌
這首曲子 讓人心得以沉澱
Op.13-“悲愴”創作背景
c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作品十三為貝多芬初期鋼琴曲作品,在貝多芬初期的作品中,出現了大膽的作曲手法和構思,在旋律與節奏上,更著重強調音樂的個性,樂曲中獨特的創意和音樂風格在這首「悲愴奏鳴曲」中,表達了特別的情感,並非特別傳達悲愴而是表達出嚴肅和強烈的張力。此曲是1798年寫作的作品,出版於1799年,是貝多芬二十七歲時的作品,題獻給李希諾夫斯基侯爵(Karl Lichnowsky,1756-1813),共有13個版本。
貝多芬在鋼琴奏鳴曲中,特別給予兩首奏鳴曲親自寫上標題,一首為悲愴(Pathetique,op.13),另外一首是告別(Das Lebewohl, op.81a),在奏鳴曲上附加標題,在當時是一件非常特別的事,此事也正顯示了貝多芬的樂曲,逐漸趨向浪漫風格。
在邵義強一書中提到:「在貝多芬的初期鋼琴曲中,雖可窺見受海頓、莫差特或克來曼悌的影響,但隨處都顯露出貝多芬獨特的創意與力感。曲中充滿了蓬勃而優美的旋律,洋溢著狂喜躍進的節奏,並湧現出大膽有效的幻想,這些都是貝多芬的音樂中特有的魅力。」
這首歌 有開心的感覺
令人懷念的歌曲
蕭邦用夜曲寫日記,我用選擇權寫日記,相較起來 我的日記粗俗多了。我喜歡蕭邦的音樂,特別是夜曲適合夜深人靜的時候聆聽,濃郁的情感奏出淡淡的哀愁。其實夜曲的開山祖師爺是十九世紀初的愛爾蘭籍作曲家費爾德(John Field,1782-1837)。他在西元1813年起的二十二年間率先以夜曲作為鋼琴作品的創作曲式,先後譜成了大約二十首左右用鋼琴來演奏的夜曲。只是到了今天,反而是蕭邦將夜曲發揚光大,而費爾德的作品幾乎很少聽聞了。
蕭邦在創作夜曲將近二十年的生涯裡,一首首如珠玉般精緻的《夜曲》像是一頁頁日記,記錄著蕭邦細膩的心情變化。最早期的作品第9號的三首《夜曲》,均是蕭邦在華沙完成的,帶著優雅的情調與迷人的氣質,也還有受到費爾德的影響所創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