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工期、總經費高達七百六十五億(松山到汐止七點四公里),把平交道還給了行人與車輛。馬總統 : 擴大內需就要做這樣的事,等機會來了就能順利振興經濟。


獨 :  把有限的政府預算,投入曠日費時且資金龐大的鐵路地下化工程,得到的好處是讓出路權,這樣的振興經濟方案不知道是馬總統的算數差還是我的算數差。


火車平交道 走入台北歷史


聯合 更新日期:2008/09/18 07:10 記者蔡惠萍/台北報導







「噹~噹~噹~」從周日起,要在台北市聽到這個熟悉火車鈴聲,得買票才聽得到了。為期十年的南港專案總算告一段落,台北市松山南港段的平面段鐵路將「由明轉暗」,隨著鐵路地下化,台北市區將從此再也看不到火車平交道。



總統馬英九昨天也以老市長的身分重新回到車站視察,他乘坐巡軌車從松山車站地下段往北到南港車站,在漆黑中感受這段歷經十年工期、總經費高達七百六十五億(松山到汐止七點四公里)打造出來的地下化鐵道,也把台北市地面上目前僅剩的六座平交道還給了行人與車輛



馬總統表示,台中市、台南市和高雄市都要求鐵路地下化或高架化,未來台灣發展重心可以移轉到中南部,鐵路地下化或高架化對當地發展非常有幫助,在經濟不景氣年代,擴大內需就要做這樣的事,等機會來了就能順利振興經濟。



陪同前往的行政院劉兆玄一開頭就引用詩人余光中散文書名「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感性描述視察鐵路建設的心情,這項專案啟動時,當時他是行政院副院長,「所以我特別有感而發」。



不只劉兆玄有感而發,對於很多台灣民眾而言,年輕時在西門町中華商場逛音響、繡學號時,跟著一旁平交道「共振」,還有更早以前,從南部北上打拚,迎面而來的就是把台北車站一分為二的平交道,這些年少青春記憶,也都跟著鐵路地下化一起深埋地底。



民國七○年代,台北市共有十五處平交道,讓最多人留下記憶的就是中華路上的西門町平交道,當時火車事故絕大多數都與平交道有關。民國四十三年間,著名詩人楊喚為了趕西門町早場電影,就是因為不耐久候穿越平交道,命喪於此。



「有時真的等得不耐煩,我也常常左看右看,就拉起柵欄跑過去!」在鐵工局服務的黃思萍,求學之路、逛中華商場、看電影,從青少年到青年時期的記憶都緊貼著中華商場旁的平交道。



平交道的記憶伴著他的前半生,長大後,他卻服務於專門「消滅」平交道的鐵工局,對於平交道有份複雜又青澀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獨孤求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