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獨大 : 這是一本好書   。巴菲特收購子公司是不管理日常營運的,他唯一會插手的就是資本支出的額度,他會要求子公司達到一定的成長率,如果無法達成,就要將現金繳回總部。   他只管 錢滾錢 不管公司營運細節   ,現金,時間,報酬率 創造複利。 值得思考

 

波克夏大學 一文的啟示  

無法像巴菲特 買入保險公司創造現金流 
無法像巴菲特 直接購入多家會賺錢的公司 創造現金流
無法像巴菲特 用A公司的獲利挹注B公司 讓他跟對手對打,贏得最後勝利
無法像巴菲特 創造永續賺錢的 機器 ,讓各子公司自己賺錢為整體波克夏集團創造獲利

我可以做的事
1.購買波克夏股票 讓他的永續賺錢機器幫我賺錢
2.學習巴菲特用錢滾錢   現金、時間、報酬率
  取得現金部分
  a.用自己的公司、或自己的工作賺錢  
  b.跟銀行借錢,房貸首選 金額高利率第
  c.買好公司的股票配息而來的現金
  d.房屋出租而來的現金
  被動得到現金為首選,用a.主動的收入 轉為b、c、d 被動收入

  時間價值
  越早開始複利投資越好,包括房地產投資和股票投資,用別人的錢賺錢。這可以傳承給下一代繼續複利

  報酬率選擇
  選擇好的房地產和好的股票,得到好的複利報酬率。選擇獲利穩定、最好股息成長的公司當作持有標的。股價配息兩頭賺。

3.學習巴菲特 用便宜價格買股票 (或房子),危機入市,買在起漲 
  進場價格 和 這標的所給的 現金流(報酬率),已經決定這筆交易的成敗。

4.凡事以錢滾錢為思考,怎麼資產配置,怎麼創造被動收入、如何資產複利成長,自己是自己的財富的CEO。

 


 
 

 

 

 

=====================================

 

如果你在1964年買入波克夏一股,到了2017年底已經增長了2萬4047倍,持年化報酬率高達20.9%,持續53年。
.
這種驚人的紀錄不但前無古人,很可能也後無來者。
.
 .

   巴菲特怎麼做到的?
.
大抵而言他運用了三個法寶:價值投資、複利效應和資本配置,而具體的執行步驟有五點:
.
 .

第一步:盡可能的快速取得現金
.
 .

   巴菲特是最重視複利效果的投資大師,複利就是利滾利,牽涉到複利的因子有三:現金,時間,報酬率。
.
   當年的紡織產業是夕陽產業,利潤低而且需要投資設備,是一種現金會不斷流出的產業,因此巴菲特買入波克夏,嚴格說來不算取得好牌。
.
   但是巴菲特指派優越的肯恩・蔡司擔任紡織廠執行長,透過設法節省成本、謹慎營運來降低現金支出,並且讓其成為微薄的淨現金流入,這樣一來營運劣勢得以止血,並且讓巴菲特有現金可投資。
.
   接著巴菲特用波克夏收購傑克・林華德執掌的國家保險公司,將其併為子公司,這是一部高明至極的好棋。
.
   因為保險業特有的浮存金是一種先收錢、後理賠的營運模式。
.
保戶付了保費,未來保險理賠的時間可能會拉得很長,所以這個模式具備了『時間差』的優勢,讓巴菲特可以運用複利因子的前兩項(現金和時間),同時也讓波克夏的淨現金流入加大、此為一大優勢。
.
 .

第二步:運用現金產生投資報酬
.
 .

   複利因子的第三點就是資金的報酬率,巴菲特運用的工具就是價值投資,運用形式上則有兩種:
.
A買股票
.
B收購好公司
.
   這兩者只有形式上的差異,而非本質上的不同,不過也因此產生不同的操作模式。
.
購買股票的優點是股票市場會因為投資人的情緒起伏不定,有時候會出現非常低的低價,在這時候買入就會具備絕佳的安全邊際,這是直接收購子公司所沒有的優勢。
.
另外,如果持股公司的管理階層出了問題,導致公司體質轉差,這時候股票投資人可以快速的賣出,不用擔心難以脫身的問題,但是賣股票有資本利得稅的缺點,這是相對劣勢。
.
   收購子公司為了公平起見,並且希望收購後子公司的老闆持續為巴菲特工作,因此會採用『合理價』收購,這個缺點就是成本相對高。
.
子公司的老闆可能因為各種私人因素(例如節省遺產稅)想要賣股而把公司賣給巴菲特。
.
當子公司併入波克夏集團後,所有資金獲利繳回總部,因此巴菲特就可以運用子公司所有的自由現金流量,更進一步的增加可運用的投資資金。
.
所以巴菲特特別喜歡『低資本支出』類型的公司,因為這類公司能產生充沛的自由現金。
.
   雖然合理價收購子公司有成本較高的缺點,但是子公司則不需要巴菲特捲起袖子下場管理,因此能節省時間(複利的第二個要素)還能持續有現金流入。
.
所以子公司越多,波克夏集團就能得到更多的資金,巴菲特所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卻更少。
.
   透過收購子公司,巴菲特還能更加瞭解該公司的產業營運,增添自己的能力圈範圍,這幾項優勢足以彌補安全邊際不足,加上巴菲特精通稅法,能按照公司季節損益上的變化來替整體集團省稅,這又是一個優勢。
.
第三步:自由調度資金,做出正確的資本配置
.
 
.
當『買股票』和『收購』兩個模式並行的時候,就成了波克夏集團最強大的優勢,這個優勢有賴於巴菲特無人能比的資本配置能力。
.
   資本就是錢,配置就是將錢做最有效益的運用,資本配置大抵而言有五種運用方式:
.
 
.
1.如果公司本身有成長空間,就投資在現有營運上
.
2.如果沒有成長空間,就收購或投資其他公司
.
3.如果財務結構不佳,就還清負債
.
4.如果前幾項都完成後,就發放現金股息
.
5.如果股價低於內在價值,就實施庫藏股
.
 .

   這五種方式,前兩項是用保留盈餘進行投資,後三項則是發出盈餘讓現金流出,決定如何運用的工作則落在執行長身上。
.
   通常一間公司的執行長工作有兩個:營運公司本身的業務和配置獲利賺來的資本。
.
許多執行長透過在產品、行銷、用人方面這些營運上的過人表現,榮登執行長的地位,但是遇到配置資本這個具備難度的工作,往往有些人表現不佳。
.
巴菲特在1987年的波克夏年報說到:『執行長不擅長資本配置可不是小事,一名執行長在位十年,如果公司的保留盈餘相當於淨值的10%,十年後公司資本有60%源自於該執行長的決策。』
.
   讓我們來實例計算巴菲特舉的例子,以下表格是一間無負債的虛擬公司,第一年開始營運的淨值是10元,當年度獲利一元(因此資產報酬率10%),這一元完全納入保留盈餘不發放,所以期末淨值變成11元。
.
   我們假設該公司的執行長運用保留盈餘讓獲利成長的能力也是10%,所以隔年的獲利提升到1.1元。以此類推、在第十年的時候該年獲利為2.4元,期末淨值25.9元
.
.
現在我們把十年的累積保留盈餘加總,然後對上期末淨值:
.
累積保留盈餘 15.9元。

第十年期末淨值25.9元

保留盈餘/ 期末淨值=61.4%
.
因此如同巴菲特所說,該執行長支配的保留盈餘佔了61.4%,因此執行長用錢的能力格外重要,如果保留盈餘成長率能維持,那麼獲利和淨值將不斷成長。如果成長率下滑情況就會倒過來。
.
那麼,波克夏如何做資本配置呢?
我們觀察巴菲特如何運用這五種資本配置:
.
 .

A.投資在子公司現有營運上:監控資本支出
.
巴菲特收購子公司是不管理日常營運的,他唯一會插手的就是資本支出的額度,他會要求子公司達到一定的成長率,如果無法達成,就要將現金繳回總部。
.
如果巴菲特成為某間公司的大股東,他也會運用他的影響力去強化該公司的資本支出能力,例如他擔任華盛頓郵報的董事期間,就影響華盛頓郵報做出良好的庫藏股策略
.
B.收購其他公司:
.
繳回總部的現金交由巴菲特併購其他公司或購買股票,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不在乎預定收購公司的營運項目,只在乎能否增添整體內在價值。
.
C.還清負債:
.
一般公司藉此提升財務穩健度,不過波克夏是低金融負債的類型,財務穩健。
.
 .

D.發放現金股息:
.
如果保留盈餘運用不當,應該將現金還給股東,波克夏的衡量基準是保留一美元的盈餘,是否增加一美元的市值。
.
 .

E.實施庫藏股:
.
如果公司出現顯著的低價,同時手上資金買足前幾個項目的話,實施庫藏股會比發現金股息好,因為可以為持股的股東省稅。
.
 
.
優勢中的優勢:現金流動力鏈
.
   巴菲特配置資本的能力,讓資金在集團內不斷調度,形成一個互相支援的平衡的模式,讓他面對競爭對手的時候有本錢打消耗戰。

   1977年巴菲特透過藍籌點卷收購了《水牛城日報》,此刻遇上了競爭對手《信使快報》的法律攻擊和本身的工會罷工,在這時候巴菲特和蒙格面臨了史上最大的個股虧損,兩間公司彼此競爭,雙方都持續虧錢。
.
   巴菲特之所以能撐下去,是因為藍籌點卷公司旗下有一間超賺錢的時思糖果,時思糖果和藍籌的現金不斷注入水牛城日報,形成一個現金流動力鏈、讓它有能力頂過虧損。
.
之後競爭對手倒閉,水牛城日報大獲全勝,沒有競爭對手之後的獲利甚至超越過去的全盛時期,這些獲利又讓巴菲特能再去收購其他公司,週而復始的循環,並且在每個循環之後,財務實力都變得更加強大!
.
 .

第四步:建立強大的企業文化和營運衡量基準
.
 
.
   波克夏能夠如此強大,除了巴菲特驚人的能力之外,還有一個無形的力量,就是巴菲特花費五十年所建立出來,以股東權益為重的公司文化。在這個文化裡面,衡量執行長是否不負股東所託是最重要的事。
.
   那要怎麼衡量執行長的營運成果呢?針對不同的項目,有不同的衡量方式。
.
例如波克夏的營運目標是整體內在價值成長要超過加計股息的S&P指數。但是內在價值的成長率無法直接觀察,因此使用淨值成長率來代替。
.
   雖然波克夏的淨值不等於內在價值,但是在完全保留盈餘的狀態下,『淨值成長率』可以適當的反映『內在價值成長率』,在理想狀態下,該公司的股價會超越市值。
.
   巴菲特為了顧及有一天股東可能需要賣出股票的時候不吃虧,所以他自我規定:保留一美元的淨值,日後要超過一美元的市值。
.
   如果用我們前述的虛擬公司做案例,該公司股東如果第一年用淨值10元投資,十年後要賣出股票時,該公司股價必須要高過25.9元,股東才能得到這十年間累積的15.9元的保留盈餘。
.
   只要巴菲特表現得好,波克夏的股價就會高於每股淨值,那麼當股東有一天必須要賣出股票的時候,絕對不會吃虧。這樣的制度就能讓股東安心持股。
.
   而當集團的執行長如此自我要求,底下子公司人人也會如此要求,形成一種文化上的強制力,讓各公司因此團結起來。
.
 

 

 

第五步:打造護城河,強化循環優勢!

 

   隨著時間過去,波克夏本身強大的財務實力,為股東著想的文化和良好的名聲,形成強大的優勢,這種優質逐步循環,將波克夏從巴菲特的複利機器,轉換為一台能自動營運的『永動機』。

   過去的波克夏投資部位佔80%,子公司佔20%,因此巴菲特的存在非常重要,因為投資決策皆需要巴菲特檢視。

   現在的波克夏子公司和股票的佔比剛好反過來,而波克夏的分權制度讓子公司擁用自主權,因此巴菲特本人在營運上的重要性可以因此降低。

   如此一來、波克夏集團形成了一部能自動運作的永動機,即使巴菲特辭世,這部機器也能繼續運作。

別以為這種『永動機』模式是自然形成的,巴菲特被人稱為『奧馬哈先知』,他的每個動作都是仔細規劃。巴菲特身為波克夏的靈魂人物,他的股東最害怕的就是:『如果有一天,巴菲特離開人世該如何是好?』

這個問題從巴菲特60多歲被問到80多歲,他的規劃就是他透過五十年的時間,讓子公司持續增加,並且從中累積人才,這種逐步形成的過程,細微到沒人能夠察覺。

在2014年波克夏股東會上,本書作者發現巴菲特非常開心,並且開始宣揚波克夏的價值,這是因為『永動機』已經完成,他再無擔憂,可以不斷地欣賞他創再出來的巨大創作。

     這些用經年累月,持續注入的多重優勢,變成波克夏獨一無二的護城河,創造出波克夏副董事長查理・蒙格說的『魯拉怕路薩』效應的成果。所以查理蒙格告訴他的子孫說:以後別傻掉賣出波克夏的股票。

 

 

如何跟巴菲特學習?
 

了解巴菲特的成就過程之後,我們要如何正確的學習巴菲特的投資法則?有三種方法:

 

閱讀高品質的巴菲特相關書籍
閱讀巴菲特親筆寫的波克夏年報
參加波克夏股東會,聆聽股神的智慧。
 

   在現在的資訊充沛的時代,達成前兩項不難,如果你手頭預算充沛,並且抱著朝聖的心情,要完成第三項也不是問題。但是要回顧過去數年的波克夏股東會紀錄,恐怕只有靠你手上這本《波克夏大學》才能幫助你。

   我們何其有幸,能與股神生活在同一個世代,見證當代最偉大的投資人所展出人類極限值的能力。

   巴菲特身為偉大的投資人,慈善家和最令人尊敬的人生導師,重視隱私的他大方的分享投資成果,文字和各種報導見證,讓我們這些即使遠在台灣的投資人,也能間接地學習到巴菲特的智慧。

   他的投資智慧與股東信,如同金庸小說中獨孤求敗的玄鐵重劍一樣,充分領會其奧秘之人,便可持之橫行天下。

   如果巴菲特問他的好搭檔蒙格那句經典名句:『查理,有什麼想補充的嗎?』查理・蒙格肯定會說:『我的劍留給能揮舞之人。』

   繼承巴菲特精神者,即為舞劍之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獨孤求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