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性商品交易量 去年11月創新高








【經濟日報記者黃琮淵/台北報導】



2008.01.11





  次貸風暴席捲全球,利率市場波動劇烈,也讓企業避險需求持續增加。中央銀行昨(10)日公布,去年11月銀行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量達新台幣103,093億元,續創歷年新高,主要是利率有關期貨及換利增加。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去年9月一口氣降息2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帶動利率市場「上衝下洗」,加上外界普遍認為Fed將持續降息,藉以平息次貸風暴,進而帶動國內企業的避險需求;這些避險交易不斷增加,帶動整體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量大增。


  銀行主管表示,除了企業的實質避險需求,國內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交易員,也想趁著利率波動較大,擴大操作部位來創造績效。


  值得留意的是,銀行外匯主管指出,次貸風暴讓美元流動性時好時壞,擁有龐大美元的外商銀行正好可藉此「拆出、拆入兩頭賺」。


  根據央行統計,去年11月匯率有關契約中,換匯換利的總交易量,較前月增加37.93%,逾新台幣1,238.3億元。


  舉例而言,當美元流動性差,美元拆借利率飆升時,外商銀行透過換匯換利交易,先鎖住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來避免匯兌損失,然後借出美元賺取高額利息,並可借入成本低廉的新台幣。


  行庫主管推估,外銀吸收存款成本偏低,加上從其他銀行借入的新台幣利率約在1.8%左右,「占盡拆款市場優勢」。據他瞭解,許多外銀以拆入的新台幣申購或標售央行發行的定存單,以去年12月標售的利率為2.384%來看,「的確是相當划算的作法」。


  央行官員表示,去年11月衍生性金融商品總量,是第二次突破「10兆元大關」。去年8月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量便因次貸風暴而首次突破10兆元。


2008/01/11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獨孤求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