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深思的文章


 


 


 


台灣、新加坡競爭力比一比


面積只有台北縣三分之一大小的新加坡,面對全球化巨浪, 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超過10%,甚至超過快速起飛的中國大陸。《天下雜誌》 獨家專訪帶領新加坡從篳路藍縷走向富足安定的大家長李光耀,從全球化衝擊、 中國策略、世代交班到國際局勢,全面獨家剖析星台兩國的的世紀策略。

李光耀:「世界決定了我們的命運,我們毫無選擇餘地。新加坡人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 如果新加坡不改變,就將遭受殘酷的衝擊。台灣也必須改變。如果台灣不改變,不面對中國 競爭的現實,台灣將會輸掉這場競爭。」


面對全球化衝擊下的策略


改變,別無選擇


新加坡非常小,而且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經濟體。新加坡的貿易總額是GDP的三倍半, 表示 新加坡經濟靠的是全球市場,而不是國內需求。換句話說,世界決定了我們的命運,我們毫無 選擇餘地,我們必須改變。 關鍵不在規模大小,而在於所處的位置,與是否可以快速調整反應 。例如德國與法國, 他們是大型經濟體,但是在全球化下一樣有失業等經濟問題,各種壓力不 斷增加。因為德國與法國是歐盟成員,認為歐盟可以緩衝全球化帶來的衝擊,所以不太願意改變 。所處的位置是否有利,是關鍵。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新加坡處於不利的位置。新加坡人要學會 的第一件事就是,如果新加坡不改變,後過將不堪設想。台灣不像新加坡那樣高度依賴全球市場 。台灣的貿易總額與GDP相當,對世界衝擊的抵抗力好一點。但台灣也必須改變。如果台灣不 改變,不面對中國競爭的現實,台灣將 會輸掉這場競爭。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都去中國了 ,台灣就會喪失低成本製造的優勢,也會失去一個廣大的海外市場。


自我設限,就得付出代價


今天台灣的表現沒有達到應有的水準,原因之一就是台灣自我設限,而沒能面對 現實做調整。李登輝繼任總統之後,台灣堅持不開放三通路線,增加了兩岸人與貨運往來的成本,也 增加了企業家的負擔。這不是一個理性的決定。
最近我去了一趟韓國。我見到的企業家幾乎每兩個人就有一個在中國做生意。韓國現在 有四萬六千人 在中國讀大學或學習中文,有些正在父親的公司中工作,有些則自行創業,追求自己的未來。和韓國競 爭,是台灣必須要面對的現實。韓國製造電視,台灣也製 造電視;韓國生產電腦,台灣也生產電腦。如 果台灣掣肘台商,就將付出代價。


文章選錄至《天下雜誌》


你所不知道的獅城!相信嗎? 新加坡要變成Fun City!


嚴謹的政府、規矩的制度,看似一板一眼的新加坡卻致力地在開啟自己的另一面,主題 酒吧、夜生活、賭場……,新鮮好玩已是新加坡極欲穿戴上身的形容詞。






在一派南洋風味,椰樹搖影的新加坡,F1賽車手飛車而過,在燈火通明的街道上帶動流光幻影,有 種風馳電掣的速度感。今年九月,全球第一個夜間公路賽即將在獅城隆重登場,令全世界的賽車迷熱血沸騰 ,引頸期待。

濱海灣萊佛士道上,今年三月才新啟用的新加坡摩天觀景輪(Singapore Flyer)在夜空閃耀,煞是好看, 高一六五公尺、相當於四十二層樓,硬是把英國倫敦眼(London Eye,高一三五公尺)比下去,成為世界最 高的摩天輪。不僅鳥瞰新加坡,連鄰國馬來西亞及印尼的景色也盡收眼底。

新加坡,面積還不及大台北地區的城邦,卻努力營造亞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的A級魅力。 精神地標魚尾獅雕像前,遊客仍舊絡繹不絕、牛車水依然人聲鼎沸。但,每隔幾個月,就有更多新鮮的玩意兒不斷冒出。 新加坡正在改頭換面,改變的速度又快又猛,希望由功能導向,變成有趣又好玩。

由於中國熱延燒,擋不住製造業嚴重外移,新加坡轉向加碼投資觀光服務業,讓觀光業產值成為下一座金礦。 於是,日本作家村上龍筆下的獅城,昔日濃郁的殖民地式懷舊味道,逐漸被活力四射的流行文化所取代。


連氣候也扭轉,造出夜生活聖地


週末夜,由舊倉庫重新規劃、去年底重新開放的克拉克碼頭,是一項大驚奇。一般人束手無策的熱帶氣候,新加坡則成功改造, 添上粉彩色調,又加了百合花形狀的前衛頂篷、酷炫造型的戶外冷氣排放孔,調節成涼爽舒適的氣候,沿岸的六十五家露天主題 酒吧,頓時成為遊客最熱門的夜生活集散地。

再往前走,以舊發電廠改裝的兩千坪大型夜店大玩變身術。白天是介紹製酒流程的啤酒博物館,晚上則是九間風格迥異的大型夜 店,夜夜爆滿,才十點,等待入場的人群已經大排長龍。

就連國家博物館也很另類,一進門就是喝茶休憩的PUB。夜間,擺上藝術品的長廊,搖身一變成了GUCCI等各大時尚品牌最有品味的 伸展台。藝術跟時尚巧妙結合,身材嬌小但活力十足的館長李楚琳說,「我們有多重性格,可以是教育性很高的展覽館,也是 lifestyle destination。」

在新加坡三年的法國人莫里斯,在報紙上大力稱讚,「這裡像巴塞隆納、阿姆斯特丹或羅馬,卻有春季的天氣和亞洲味道。」 禁賭四十年的新加坡,看準賭場對觀光客的吸引力,明年底,在離新加坡商業金融中心不遠的濱海灣開放豪華賭場。工地上, 整夜燈火通明,二、三十部工程用起重機同時作業,場面壯觀。從越南、印尼招募來的工人,三班制二十四小時日夜不停地加緊趕工。 各種國際上最熱門的娛樂到齊,讓原本民風保守的新加坡,改頭換面。


「與眾不同」所以永保領先


由於新加坡人堅信,在毫無資源的環境下,必須永遠保持領先,才是生存之道。

這樣的邏輯下,要賺觀光客的錢,致力娛樂事業的發展,絕非散彈打鳥,反而經過縝密規劃,要讓世界看到自己的獨特魅力。
「我們不求於譁眾,人有我也有,而是取於與眾不同,」新加坡旅遊助理局長蔡永興的眼神銳利,語氣堅定。 譬如九月重頭戲,F1夜間公路賽事,新加坡是十八個賽區中,唯一的封街夜賽。印有「Be part of history. The world's first Formula1 night race」金色字體的入場券,時刻提醒十萬名賽車迷,這場比賽意義非凡。 最後一哩,新加坡樟宜機場第三航廈,年初才開張,都要設法讓旅客流連忘返。採用綠色概念、耗資十七億五千萬新加坡幣打造,擁有五公尺高的綠色植物牆面、兩座室內植物園,旅客還能享受SPA、游泳、看電影、玩電玩等樂趣,彷彿置身在一座複合式大商場。 就像一本精采的書,不是取決厚薄,小國寡民的新加坡要讓每一行字都有深刻意義。


文章選錄至《天下雜誌》




 


新加坡 404億分紅給人民


新加坡政府給國民送新年大禮,15日宣布將從財政盈餘撥出18億星元(約台幣404億元)與民分享, 其中8.65億星元 (約台幣194億元)將分兩次於4月、10月發給年滿21歲的國民「分紅」,弱勢的窮人與老人可分得較多。


經濟大好 財政盈餘約台幣1436億


新加坡去年經濟成長與房市活絡程度都超乎預期,財政盈餘達64億星元(約台幣1436億元),創下1994年來最高紀錄。 超好康!平均1人6730元、低收入長者上萬元。

星國財政部長尚達曼在國會提出2008年財政預算案時宣布還富於民,大多數國民可獲300星元 (約台幣6730元)「增長分紅」, 低收入者可獲400星元(約台幣8980元),低收入年長者則可再額外獲得200星元(約台幣4490元)。

此外,新加坡即日起取消遺產稅,所得稅雖不調降,但納稅人今年將獲得最高2000星元(約台幣4.5萬元)的20%退稅。 51歲以上國民可獲得150到450星元 (約台幣3360到10100元)保健儲蓄帳戶補助,獨居貧困者的公共援助金也從每月290星元增為330星元 (約台幣7400元)。

在教育方面,星國政府發給更多獎助金並提增助學金,讓三分之二低收入家庭學生就學期間無須動用現金支付學雜費。


超利多 企業有免稅額 還有虧損現金補助


星國政府也對企業發放利多 企業在星國投入的研發支出扣抵稅額從百分之百提高到150%,研發支出可享廣泛免稅額, 研發型企業創立初期每年可獲最高2萬250星元(約台幣45.4萬元)現金補助,彌補虧損。

中央區機關搬家 釋地給民營企業 為了紓解企業辦公室租金上漲的成本壓力,星國政府多個設於中央區的機關將移往他處,釋出空間供民營企業使用。總預算10億星元 (約台幣224億元)的公共建設計畫也延宕,緩和營建成本上揚的壓力。
新加坡2008會計年度預計將出現8億星元預算赤字,但無須動用以往的預備金支應。

尚達曼指出,新預算案攸關新加坡能否在全球激烈競爭中創造新優勢與新機會,將塑造新加坡成為頂尖經濟體,中低收入家庭都可受惠。


文章選錄至《聯合新聞網》



 


星光滿天 台灣為何變窮


新加坡要把財政盈餘分給全國老百姓,讓人很羡慕。相較於台灣,政府財政赤字,舉債過日, 星國的百姓比台灣百姓幸福多了,簡單說,新加坡富有,台灣窮困,一比就出來。


從最近的國民所得做比較,新加坡平均國民年所得3萬美,台灣是1萬5千美元,用粗淺的算法, 新加坡人民的收入是台灣人民的兩倍,看在以勤奮著稱的台灣百姓眼中,是有不甘,也有不服氣。

平心而論,台灣有許多條件比新加坡好很多。台灣勞工的平均工時比新加坡長,天然資源比新加坡豐富, 製造業比新加坡強許多,別的不說,光是電子業有多項還居世界龍頭,相較於只以服務業取勝的新加坡, 為什麼財政會困難許多?說穿了,就是當家的持家能力不如人家。

台灣這幾年都靠舉債過日 一個家庭如果是負債的,並非就全然沒有機會翻身,早年台灣農民靠借錢買豬仔, 但把一群豬隻養肥了賣了錢,不僅可還清債務,還可給小孩繳學費,手頭會有些積蓄,所以這樣的短期負債並不可怕。 現在的台灣,負債卻是無底洞,就像農戶借錢不是買豬仔,而是應付日常的開銷,那將伊於胡底?

台灣的老百姓會不服氣,是當家的亂花錢,花到負債累累。看看各地的蚊子館,只是好大喜功,大把的鈔票就不見了, 再看看每年數以千億計的軍購預算,又是多麼不可承受之重,還有層出不窮的弊案,更無情揮霍百姓的血汗錢。 從過去「勤儉持家」到現在「敗家」,觀念、作風一改,結果就是現在窘況百出。

曾幾何時,錢淹腳目的台灣,也要進入脫貧的作戰,正在此時,台灣剛好要選出新的當家者,要帶領台灣不要再陷入貧困的泥淖, 靠的不是演說家,也不是偶像明星,而是拿出方法,能具體讓台灣回復「有錢」的榮景,才不會被「鼻屎大」的國家愈拉愈開, 畢竟,沒有人願意當「窮台灣人」。


文章選錄至《聯合新聞網》



 


政府帶頭,幫企業搶人才


新加坡馬不停蹄的前往世界各地找精英,包括瞄準台灣的科技人才。新加坡的人才邏輯是,上億人口挑出的精英, 肯定比新加坡四百六十萬的人口,要來得強。
把世界當成人才庫,新加坡不僅給高中生獎學金,甚至已下探到亞洲資優小學生……



三月天,在「二00八新加坡台灣科技人徵才說明會」新竹會場上,人山人海。
報名處前,面試者大排長龍,不少是新竹科學園區的科技人,也有即將畢業的清交研究所畢業生。

這幾年,台灣經濟不景氣,工作難找。由新加坡半官方人才招募機構「聯繫新加坡」(Contact Singapore)主辦, 率領在新加坡的科技廠商,英飛凌、特許半導體等七大外商,首度集體越洋到台灣徵才。開出兩倍高薪、調低個人所得稅、 提供培訓機會等優渥條件,向台灣科技人才招手。

會場上,參與者的神情專注,不時低頭認真抄寫筆記。在第一階段,網路上報名就超過千人,初步篩選出五百人進行面試,最後挑出一百五十人。

不只在新竹,「聯繫新加坡」在台中、台南的說明會,場場爆滿,履歷表如雪片般飄來。 因為成效良好,相距不到半年,八月底,新加坡還要再來台爭取優秀人才。 新加坡「引誘」各年齡階層的優秀人才到新加坡,在此「樂業」(專業人員付高薪,稅收低)再「安居」(房子便宜,治安好)。招收印度、中國的小學資優生到新加坡、有專業技能的簽證超快能夠拿到,移民局還催促他們變成公民。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接受訪問時直言,上海人才來自全中國,台北人才來自全台灣,新加坡人才要來自全世界。


文章選錄至《天下雜誌》



 


新加坡25個熱門職缺 讓你出國工作!


近年新加坡經濟似乎不受國際景氣衰退的影響,依然成長強勁。
新加坡政府更是大手招募全球人才前往新加坡工作。
台灣人才有哪些優勢?哪些機會?



新加坡這個蕞爾小國,永遠有寫不完的驚嘆號。當別人嫌她「無聊」,她就徹底改頭換面、要讓外界重新認識他。 不僅僅在硬體建設上頻頻創造奇蹟,軟體的投資更展現出絲毫不遜於大國的強烈企圖。尤其是吸引外籍人才進入新加坡工作。

2007年,新加坡經濟成長率高達7.7%,共創造了236,600個工作機會,其中有61! %的工作是由外籍人士取得。整體失業率卻僅有2.1%,遠低於台灣的3.91%。 地理位置接近、同樣說華語,加上扎實的專業訓練,台灣人才擁有絕佳優勢,更是新加坡企業極力爭取的對象,位居台灣經濟發展龍頭的科技業,最為明顯。


科技人才大搬風


新加坡負責人才招募的半官方機構「聯繫新加坡」(Contact Singapore),今年3月率領英飛凌、特許半導體 (Chatered Semiconductor)等科技廠商,分別到新竹、台中、台南舉辦徵才說明會,提供150個工作機會。 現場人潮爆滿,等著面試的人大排長龍。短短5個月後,8月30日,他們又再度造訪台灣大舉徵才, 明顯看出是企圖將上回的「漏網之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掃進」新加坡對人才飢渴的胃納裡。

當那廂敲鑼打鼓、號召台灣人才集體出走他鄉時,這廂把台灣科技人推出去的力道也不小。今年起正式實施員工分紅 費用化後,台灣科技業過去的高配股神話正式終結是主要關鍵。「收入和投入不成比例,沒理由繼續再待下去,」 幾位在特許半導體工作的台灣工程師紛紛表示。根據104人力銀行2007年進行的調查,科技業個人年薪平均縮水7%左右, 半導體業上班族的荷包縮水最多,將近8.5%。


文章選錄至《Cheer雜誌》


新加坡25個熱門職缺


以下資料來源:新加坡人力部「職務薪資調查」
職務平均薪資(台幣∕元)


廣告AE 67,000
廣告文案 96,000
市場研究分析師 99,500
數位媒體開發師 71,800
數位媒體設計師∕動畫師 67,700
美術設計 55,900
商業設計師 69,000
商業管理顧問 136,000
軟體工程師 82,900
半導體工程師 90,800
電腦工程師 78,900
電子工程師 82,200
網路電腦系統管理員 71,200
資訊安全管理師 106,000
機械工程師 85,900
理財規劃專員 63,700
信用分析師 85,600
財務分析師 101,000
基金經理人 133,000
金融期貨交易員 114,000
記者 74,800
藥劑師 74,500
職能治療師 54,800
物理治療師 59,700
牙醫 102,100


產業
電子 IC設計師、媒體工程師、晶圓廠工程師
資訊溝通與數位媒體 應用程式設計師、動畫師、電腦繪圖師、遊戲設計師、遊戲開發人員、遊戲程式設計師、網路工程師∕分析師
金融 資產證券化架構師、法規人員 資訊開發人員、私人銀行家、風險經理人∕分析師
健康醫療 牙醫、護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心理治療師、藥劑師
生物醫療 化學師、生產工程師、品保工程師、品管人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獨孤求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